学校位于县城青城路88号,占地面积150亩,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。现有专任教师179人,56个教学班,在校生2810名。学校有普通教室56个,计算机等活动专用教室21个,还配有各类辅助教室7个。学校设施,设备先进,除按省级规范化一类标准配备了化学、物理、生物实验室等各种常规教育设施设备外,学校还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要,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、校园虚拟网、校园安全监管网,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现代化、办公现代化、管理现代化。学校建筑布局合理,生活区、运动区、教学区三区分明,功能完备。
学校坚持以人为本,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文化引领、教育固本、教学夯基的基本思路,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。
学校坚持走文化引领发展之路。坚持规划高起点,建设高标准。以“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”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,以“求是崇和,拓新行远”为学校精神,坚持“与人类共处、与自然共融、与科学为伴、与时代同步、与美丽同行”的教育目标,引导学生追求完美、脱离低俗、追求高尚、志高行远。在学校文化内容的设计上,分为理念文化、制度文化、环境文化、视角文化、行为文化。在环境文化上,又分为教室文化、走廊文化、寝室文化、饮食文化。在行为文化上,又分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。与学校的核心理念、学校精神、学校的教育目标相对应,都体现“五与”教育目标的内容。
学校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。我们以“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发展的希望”为目标,实施“中学生生命奠基教育工程”,根据初中段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,把初中四年的教育内容进行整合,从培养学生的道德、理想、人格、习惯入手,分年级由浅入深的开展活动。初一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、习惯和效率;初二重点培养学习品质;初三、初四重点培养学习毅力。2006年我们作为省人文素质教育的课题的子课题立项研究,本课题获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,设计成果一等奖。教育成果被淄博市委评为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,被市教育局授予“首届普通中小学德育活动品牌”。学校开设了由必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结合的多元化课程,实施了多元化学生评价方案,整合学校、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,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。
学校坚持教学改革之路。我们本着“学习一家,融汇百家、科学研究、自成一家”的指导思想,总结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成败得失,探索出了注重教育思想的引导和教学原则的落实为主旨的“三三三”教学模式。(一)吸收三大流派的主导思想:单元教学的目标与反馈意识;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时空观;杜郎口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。(二)实施教学的三大环节:置疑、探究、反馈。(三)落实“三主”原则:教为主导,学为主体,练为主线。形成了三三教学模式下的“课堂教学五步法”,全面推行合作学习,探究学习。为保证课改的持续性和有效性,学校重点在浓厚思想内化行为上做文章。同时,以行政手段作保障。凡不按规定施教或育人者,一律视为教学或师德不合格,实行一票否决,取消评优、晋级资格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:“校长的权力是可以通过文化来行使的,通过文化来行使的权力,才更具有冲击力、凝聚力和牵引力。”
学校坚持走名师立校之路。现有全国科研创新校长1人、全国教师1人、省级骨干教师2人、市级特级教师2人、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、市级教学能手12人、市级教师18人、市级班主任10人。教育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处于地位。
建校十四年来,先后获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、省教学示范校、省规范化学校、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、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、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、省家长学校、市文明单位、市教育先进单位、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省市级以上荣誉五十多项,学校连续十四年被评为县目标考核先进单位,教育教学质量以优势居全县前茅。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、比赛中获奖平均每年达300余人次。教师有110余人次受到国家、省、市、县级表彰,论文发表获奖600余篇,优质课、公开课及其他获奖300余人次。学校文学社活动曾在中央教育电视台做过专题报道。学校实施的“中学生生命奠基教育”改革课题被列为“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”并被山东省教育电视台、《现代教育导报》做过专题报道。学校文化管理的经验曾先后在全市、全省初中校长论坛上做典型发言交流。